众所周知,我国很多地区早已将音乐基础纳入音乐类其他考级必须要过的科目。而在四川这一条也或将在推行,据了解,针对目前的音基考级政策即将出台。
随着【考级增加音乐基础考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家长意识到乐理学习的重要性。有人要问了,如果不考级呢?还需要学习音乐基础么?答案是:要的!
很多家长弄错了考级和音基的因果关系。不是为了考级才学音基,而是学习了音基,我们才拥有相应等级的能力,才能通过音乐等级考试。
音基就跟学音乐必备的ABCD一样,学它最后单纯来说就是为了两件事:1.音要准(弹什么音);2.拍子要对(拍子要在正确的时间点出现)。白话说,就是「不走音、不跑拍」。

如果连最基础的看谱、视奏能力都没有,孩子根本玩不来乐器,弹不出好曲子,也获得不了成就感,最终由「对音乐感兴趣」变成「一看到音乐就头疼」

那最基础的音乐基本素养,
到底是什么呢?
乐理知识能不能学好将会直接作用于其他有关于音乐的课程的学习以及练习,更重要的是乐理知识如果学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练习,而不会进行理论知识或者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长时间都是这样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或者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受到阻碍。视唱练耳是音乐语言交流的基础 它是培养音乐家的基础。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如果不会听音就不可能听得懂音乐。视唱是读谱训练,只有能熟练地读谱才能把书面的音符化成有思想的音乐。视唱练耳的目的最终是使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具备准确的内心听觉能力。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到与音乐审美密切相关的内容上,及学习上所要掌握的必要知识(节奏、旋律、音色等),让学生围绕音乐的基本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感官上的愉悦,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的情感直接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水平。